指标管理平台

打通从数据源到业务分析的价值链路,构建统一、可信、易用的指标与维度管理体系,为BI提供坚实的数据基座,真正实现数据驱动业务增长。

指标平台的价值

提升效率
提升效率

避免对公共指标和维度的重复开发与计算,降低开发和运维成本。

赋能业务
赋能业务

提供可靠的指标,用户可以便捷地用于分析,加速从数据到洞察的过程。

保障质量
保障质量

通过流程化、平台化的管理,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更新的及时性。

沉淀资产
沉淀资产

将指标、维度体系化为企业的核心数据资产,支撑数字化运营。

指标平台的构成

帆软指标平台基于FineBI7.0构建,完整的功能包括三个层级

数据连接与计算

  • 数据源:集成数据库、excel文件、API等各类数据源。
  • 维度建模:基于事实表、维度表构建表间关联模型。
  • 计算引擎:帆软大数据引擎执行数据加工和指标计算任务。
免费试用

指标管理中心

  • 指标/维度定义:支持跨表的指标定义,提供数据预览校验和指标唯一性检测。
  • 指标集:将同一个业务主题的指标和维度打包到指标集,业务人员开箱即用。
  • 加速管理:针对数据量大、计算逻辑复杂的指标/维度,支持加速计算。
  • 血缘分析:提供从原始数据表到指标,再到组件和仪表全链路血缘追溯能力。
免费试用

指标分析与应用

  • 数据目录:提供指标、维度、指标集的检索、详情查看、预览等功能,是用户的统一入口。
  • 权限管理:规范数据使用,实现业务用户在数据目录中检索查看数据后申请,审批通过后使用数据进行主题分析。
  • 与FineBI、FineReport、AI问答和FVS大屏等消费场景对接,提供统一的数据底座。
免费试用

成功要素

数据接入

通过ETL等工具,将数据处理成标准的维度表和事实表,再通过FineBI数据连接模块接入,用于后续的建模。这个阶段加工的维度表和事实表越“标准”,对企业现状和需求考虑得越全面,后续的步骤会越顺利。

免费试用

模型构建

已经有了规范的事实表、维度表结果后,只需要在BI数据中心里建设表间关系(关联字段、关联关系、分析方向),即可完成维度建模,为之后的指标、维度管理提供单一来源的数据。 这里构建的模型,是逻辑模型,并不会在构建时进行数据固化和计算,只有在数据校验、最终用户使用指标维度分析时,才会进行数据计算。

免费试用

指标/维度开发

此步骤定义指标计算逻辑、录入指标描述信息、反向整理命名规范和属性要求、业务方确认、录入系统并发布。 此过程注意进行指标名称与计算逻辑唯一性的双重校验,确保系统中的不存在”同名不同义“、”同义不同名“的指标。

免费试用

指标集构建

当指标、维度数量过多时,用户要快速找到自己需要的所有指标维度会很困难,因此可以将同一主题下的指标和维度汇总在一个集合中,打包给用户。

免费试用

成功的关键要素

业务驱动
业务驱动

必须从业务痛点出发,解决实际分析需求,让业务方看到使用价值。

组织保障
组织保障

明确的指标Owner(业务方)和数据管家(技术方)是保障指标活力的关键。

循序渐进
循序渐进

在小范围试点后逐步推广,通过试点反馈敏捷迭代指标结果和配合策略。

文化建设
文化建设

培养“用数据说话、按指标决策”的文化,让数据驱动成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。

您还可能关心的问题

指标中心是独立的模块吗?指标与数据集有何区别?

指标中心是FineBI7.0新增的重要能力,指标维度和数据集一样是用户分析数据的起点,使用指标做分析可有效减数据口径争议、提高指标复用度,进而减少数据冗余和混乱,使用数据集可以通过灵活的数据处理进行深度的业务自助分析,FineBI支持企业按需选择这两种数据使用路径。

展开

为什么建议将指标构建在数据分析平台中?

当指标直接服务于企业经营管理和业务决策时才能充分发挥价值,停留在数据治理平台里的指标难以被业务用户理解、难以被管理者看到,因此必须再转化为数据表、指标卡、看板才能被用于分析,FineBI打通了指标平台和分析平台,让指标分析的链路更简短,从而充分发挥指标建设的价值。

展开

FineChatBI(AI问答)与FineBI是什么关系?

FineChatBI是基于FineBI平台的应用,借助FineBI强大的数据分析底座有如下优势:1)同步BI平台原有用户信息,数据权限可管可控,2)基于BI平台的数据生成问答结果,所有数据结果的计算过程可透明,准确度可靠,3)可直接生成BI仪表板,支持用户做深入的分析和调整。

展开

如何快速获取数据分析的典型行业案例?

帆软提供了海量业务分析模板供用户参考,用户可在FineBI的模板市场一键应用行业标杆案例,不仅可以启发分析方向,还可以提升约60%的分析场景搭建效率。

展开

立即体验FineBI指标管理平台

免费试用